简单讲,本次改革目标就是要提高医保个账的使用效率,确保钱用在需要的地方
【本文来自《全民医保20年,个人账户的钱为何“少了一半”?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峡江狼此次“医改”对慢性病患者有一定好处,但好处也大不到哪里去,因为报销门槛有上限,基本就是将扣你的钱报完,再报一点点。中青年绝对吃亏,每年个人账户用不完,积存下来,到时候有病的时候看门诊没问题,甚至可以支付住院个人部分。
再算个账,每人扣1500元,慢性病患者毕竟是少数,而且报门诊有上限,而且报销也有门槛,要想报销到上限,个人恐怕也要花数千元以上。如果按老办法,只要不经常生病,十年下来,个人账户至少结存2万左右。新办法不仅会增加会医药费,而且会增加医院就诊人数。一句话,就是原本可以存在个人账户的钱,有相当大一部分存到医保局账户了。
(资料图片)
简单讲,本次改革目标就是要提高医保个账的使用效率,确保钱用在需要的地方。
1、对长期慢性病患者有好处。虽然个账减少,但是普通门诊可支配的金额增加了(普通门诊报销额度相对提高),而且还有门诊慢特病的保障。
2、对原来没有个人账户的灵活就业人员是最大受益者。绝大部分地区的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建立个人账户,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本次改革中直接获益。
3、在职人员的医保个账由单位和个人两部分组成,门诊共济只是将单位部分划入门诊统筹,个人部分不受影响。
4、退休人员个账划拨方式改变较大,也是本次“改革”的“重灾区”。但是减少的金额进入门诊统筹后,凭医生处方购药,可使基金的使用更加高效、有针对性,可一定程度减少个账购买保健品以及违规套现造成的浪费。
5、每月到医院门诊开药的基本上是长期慢性病患者。这类人群本来就是医院的“常客”,无论个账的多或少,每月必看门诊,基本不会增加医院就诊人数。
6、医保局账户也是财政的账户,如有结余(含利息)也是大家(统筹)的钱,对医保局没有任何利益可图。
7、改革后,有些地区个人账户的钱少了,但是也有些地区个人账户的钱多了。
总之,凡是改革总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。